《网宴之道》卷一 2-6 信念为核,心态为王,因果不空

一、信念为核

关于信念为核心的话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强烈的成功信念是事业发展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这句话的分量不言而喻,如果我们深入探讨这个话题,会发现它包含了许多内容:信念的定义、信念的构成要素、信念在个人和事业发展中的作用、信念与信仰之间的联系,以及信念在时间维度上的意义等,因此,这个话题涉及的内容相当丰富。首先来探讨信念,如果说信念是核心,那么它可以比喻为水果中的核,即种子,信念是指人们对自身想法和观念的坚定确信和信任,这种坚定而不可动摇的信任和确信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认知或想法,更是情感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有人问我,为什么我拥有如此巨大的动力?那是因为我怀有坚定的成功信念,并且深信自己能够完成使命,完成这个作品,因此,我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并带动成千上万的人一起将网宴做大做强。

我们可以给信念下一个定义,信念是对自己的思想观念的坚定确信和信任,表现为一种强烈且坚定不移的信念。信念的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信念是情感、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涵盖了信念认知、信念体验和人格倾向。有些人认为经营企业只需要懂法律和会赚钱就足够了,却忽视了情感和情怀的重要性。然而,所有成功的人士都明白,成功是多种因素的系统集成,并包含情感和情怀。在小范围内情感可能是由情绪带动的,而在大范围内的影响力必定是由情怀驱动的。信念的作用和价值在于它能够产生信心,鼓舞士气,激发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个体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如果一个人没有强烈的成功信念,面对障碍可能会退缩,遇到压力可能会逃避,不会迎难而上,也不会挑战自我和困难,更不会积极解决问题。只有具备强烈的成功信念,才能在未来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价值,而这种信念包含信心、士气、积极心态和主动性。信念是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精神支柱,能够激励个体克服困难,实现目标。信念是信仰的基础,而信仰是信念的最高表现形式,两者之间是互相关联的。没有信念就不会形成信仰,而没有信仰,信念是不稳固的,二者相互依存。当然,信仰和信念之间也存在区别,信仰通常是指对某种宗教或理念的全身心投入,而信念则更侧重于对某一思想或事物的坚定信念,尽管这两者有所不同,但它们也有密切的关联。

信念和信仰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实践意义,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坚定的信念有助于个人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心态,促进个人成长和成功。对个体成长的影响体现在个人信念上,而对社会的影响则体现在组织的信念上。网宴的成功对个人来说,我们自己相信它就足够了,但对于社会来说,必须要求整个网宴的组织能够带动成千上万的网宴人共同具备这样的信念,产生成功的信仰,这就是社会影响。社会中的正能量和积极信念能够激励他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集体力量。因此,信念不仅是一种心理状态,更是一种行动的动力和方向,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深远影响。

二、心态为王

积极心态和阳光心态是任何个人和组织事业发展走向成功的第一前提。因此,仅有信念作为内核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热情和正能量。因为所有的困难、压力、挫折和挑战都必须在积极和阳光的心态下一步一步地去解决和克服,战胜困难,迎接挑战,始终保持阳光和积极的正能量。

什么是心态呢?心态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想法和看法,它是心理过程和个体心理特征统一的表现。心态既有暂时性又有稳定性,是介于心理过程和个体心理特征之间的一种状态。一个人的心态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变,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和完整性。健康的心态应该是健全的、相对稳定的,并且能够在面对问题时保持灵活应对。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心态的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是心态的定义和分类。心态是指个体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想法和看法,它既有暂时性又有稳定性,是心理过程和个体心理特征统一的表现。心态可以分为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两种,积极的心态有助于个人成长和成功,而消极的心态可能阻碍个人的发展和幸福。我们应该远离消极心态的人,因为负能量会像锁链一样束缚我们的手脚,如果每个人身边都是积极正能量的人,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会感到沮丧,健康的心态能够帮助个体适应社会,变得更加成熟,并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来应对社会和时代的变化。

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焦虑和急功近利的现象,贪婪本身不是罪,关键是要用正确和智慧的方法来实现目标,而不是通过非法手段。心态的健康对于个人的成功至关重要,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个体在面对挑战时保持乐观和坚持,从而更容易取得成功。相反,消极的心态可能导致个体在困难面前放弃,从而错失机会。在网宴发展的过程中,有的人可能会停下来,有的人可能会转做其他事情,丧失斗志和信念,从而产生消极心态,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一定要用积极的心态来思考问题,消极思考会导致一事无成,而积极思考则能将不利转化为有利。

积极的心态考虑问题,遇到困难时不会逃避,不会抱怨,抱怨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是坏事。事实上,生活中没有什么是容易的,抱怨无济于事,一个人如果不能鼓励自己,又怎能鼓励他人呢?所以,首先要用积极的心态,保持热情向上,积极正能量,保持笑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努力赚钱,到了一定的时候,该有的自然会有,因此,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抱怨,因为暂时的抱怨并不会让问题自动解决。

如何培养良好的心态?想要培养良好的心态,个体需要学会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不懂情绪管理的人可能会任由情绪泛滥,这时我们可以通过爬山等来锻炼意志力,从而控制情绪。特别是在遇到困难时,互相扶持比抱怨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户外活动,如游泳和旅游等来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助和积极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思维方式,通过学习和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见识也是培养良好心态的重要途径。一个人的心态受其环境的影响,如果经常与积极向上的人待在一起,个体也会变得积极,这种互相的影响力是非常强大的。

有一个视频,讲述一匹马陷入泥潭,在即将放弃时,一群驯马人让马队围绕泥潭奔跑,激发了陷入泥潭的马跳出困境。这个故事展示了环境的影响力,以及积极环境如何激发个体的潜能。看到这个视频我非常感动,动物都可以受环境的影响激发出自身的潜能,人作为高级动物,更应该训练好自己的心态。人性的光辉在于是否有环境的带动,如果有一群积极、热情、向上的人带动我们,未来的成功是挡不住的,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止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成功的信念,达到这种效果时,我们一定会成功。心态不好的人,给人带来的都是负能量,而网宴所选择的是心态积极的人,我不需要强迫别人,只需要做出选择,心态积极的人可以加入,而心态消极的人就会主动离开,网宴并不欢迎心态消极的人,我们真正拥抱的是积极心态的人,因为成功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集体修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

三、因果不空

我们经常引用佛家用语“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这句话强调了世间万物都是因果循环,这句话虽然带有宗教色彩,但我认为它是对的,可以为我们所用。幸福不是奖赏,而是因果;苦难不是惩罚,而是报应。这句话也是很有启发性的,有的人认为幸福是从天而降,却不知道点滴的幸福都来自点滴的付出,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因此,因果不空,一切皆是因果。

我们常说“因上用功,果上随缘”,不要着急,慢慢来,自然会有结果,种下幸福的因才能得到幸福的果。同样,苦难也是由于某种错误行为导致的,我们必须理解这种因果关系。在生命的长河中,你种下的因将会有相应的果,正如我们所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记得小时候的一篇作文中曾讲了一个故事,小兔子在土里撒下了红萝卜的种子,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长出了很多萝卜,收获满满。小猫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既激动又嫉妒,同时也在浮想联翩,于是将河里的鱼埋在土地里,几天过去之后发现不仅没有长出新东西,而且还闻到了一股腐臭的味道,当小猫把土壤扒开的时候发现只剩下骨头,一无所获,伤心的小猫在一旁暗自神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因果无关好坏,只关乎选择,选择无常识的生活,人生之路会变得狭窄;而选择有常识、有规矩的生活,生活则会变得豁然开朗。胡适曾说过,“今日之失败,都是因为过去的不努力;今日之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我们通过三年五阶段的规划,即使难度增加,我们仍然保持斗志和信念,这意味着只要到了时间节点我们就会看到结果,当我们取得成果时也会感激曾经奋斗过的日子。

失败和成功都需要付出努力,失败是错误选择的结果,而成功则是在正确道路上的深化。由此可见,成功和失败都有其因果关系,既然因果是一条线的首尾两端,那么一开始就必须确保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网宴所选择的赛道、互联网基因项目、与“共同富裕”工程同频共振、关注弱势群体等理念都是正确的选择。如果起点是错误的,无论怎么努力,结果都是山穷水尽。如果一开始就走上正道,付出巨大努力,最终都能获得广阔的天地和更大的成就。生活没有偶然,一切皆是因果;当一个人具备了因果关系的常识,自然就会深刻地领会到生活并没有所谓的偶然,只有因果关系。有些人认为成功是偶然的,但实际上世间的所有偶然都包含有必然。曾经韩国有个演员叫刘××,因吸毒被查,一时之间他在很多地方的品牌代言都纷纷解除合同,身为一个见过世面,曾获奖无数的男演员,一定明白吸毒是犯罪的行为,也知道这是每个公民都应该注意的基本法律常识,但他自以为是明星,对法律意识淡薄,同时挡不住身体的诱惑,最终没逃过法律制裁。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应有足够的自制力来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因果关系,一旦忽视了因果,种下的恶因必然会导致恶果。我们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间一到,必然会报”,这些话都有其深层的道理。我们目前的付出和努力,如果没有达到理想的状况,那是因为时间还未到,因此,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因上用功,果上随缘”。生活不会和你讲偶然,只会直接带你看到结果,只有沿着正确的道路付出,才能得到好的结果。《道德经》中说:“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追求正道的人,做好正式的事,正道自然会成全你,正事自然会成就你;同样,追求品德和格局的人,道德也会帮助你,格局也会造就你。这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做人的规律,讲诚信、讲付出、讲因果。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个磁场,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你的奋斗精神必然能带动你走到自己所希望的位置,如果所希望的位置对社会有进步意义,就会吸引更多人追随你。

《了凡四训》中说:“享百金财富,必定是百金人物;享千金财富,必定是千金人物。”想拥有百万身价,就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想拥有千万身价,也需要具备创造千万的能力,同时要能承受相应的压力;想成为亿万富豪,必须具有亿万富豪的品德和智慧;没有相应的维度和智慧是无法承接巨大财富的,要想拥有巨大的财富必须要拥有超越巨大财富的维度和智慧,一个人有多大的能耐和福德才能承受多大的财富。李白曾经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个人只要不断创造财富,他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财富最终还是会被花掉,因此,调动财富的能力和运用财富的能力才是问题的关键。一个人如果实现了财富自由,但后来又沦为乞丐,那就需要研究其中的因果关系。成功和失败都有其因果关系,一个人如果有了成功和辉煌,那一定是之前做对了什么;如果穷困潦倒,一夜之间所有财富灰飞烟灭,那一定是做错了什么。有人说,凭运气赚来的钱,会在凭本事时输掉,这是存在的现象,以前赚钱容易的时候,赚了不少钱,但是留不住,因为没有保持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明白,没有偶然,都是必然。如果以偶然的心态自欺欺人,最终会造成自取其辱的结果;反之,如果以必然的智慧严于律己,才会享受到偶然带来的惊喜连连,因果关系依然存在,一切皆是因果,懂因果的人选择了正确的因,自然就会修成正果。

白岩松曾说:“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命运,命运就会以相同的方式回馈给你。”因此,我们不应该斤斤计较,而是要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人生。人的一生,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言行举止,也会有什么样的因果关系。可以说人的命运就是自己所作出的一系列因果关系铺设的道路,只要种下良性的、善意的因,就会有良好的、善意的果。

网宴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面对各种压力,形成目前这样的效果,这本身就说明了我们是优秀的。我们一定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走进来,共同把网宴做大,完成这个作品,最终每个人都得到善果。希望大家迸发出信念的力量,保持积极的心态;同时理解因果,相信因果,将信念和积极心态通过网宴进行转化,最终因果不空。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